今天不聊專業的東西,隨筆來聊聊一些想法,賺錢有很多方法,可以創業、可以投資、可以努力工作、可以偷拐搶騙、可以買樂透…等等;可是,要賺到讓自己財富自由、讓自己不必為金錢擔心煩惱的方法,恐怕就相當有限。
為什麼我要苦口婆心在邁向財富自由的路上如此嘮叨?
為什麼我要在你進入資本市場之前不斷耳提面命?
為什麼我要強調財富與金錢的不同?
因為資本市場是個吃人市場,不是一個可以討價還價、買蔥送蒜的菜市場!
在我假設你賺錢的初衷是好的、是良善的、是對社會有貢獻的
那麼,距離財富自由的路,你就只剩下如何賺錢這個問題而已
還是要提醒各位,走向財富自由的路上,永遠不要忘記那份良善的初衷
為自己也好、為家人也罷、為回饋社會也可以,絕對要記得,不要在大量的貨幣中迷失自我,更不要違背天理道德,否則都將只是曇花一現
在追求財富自由的同時,記得奉獻自己的力量回饋社會,這樣的財富才會長久、這樣的財富才有意義
在提醒完各位之後,要開始這篇文章的正題
今天想跟大家談談到底賺錢有多少種方法?
根據師父的老大說的,只有兩種方法
先簡單說明師父的老大的背景,他是一個創投,成立過相當多公司,專長就是把公司營運起來之後,用好價錢賣掉
目前約60幾歲,約20幾年前退休後,就過著雲遊四海,四處進行併購的工作與找尋有未來的產業,從中獲得成就感,近期也常常在電視上看到他;他說,賺到可觀的大錢 (他指的是很多億) 只有兩種方法,一個是創業,一個是投資
在他的字典裡,沒有「人無橫財不富,馬無野草不肥」的道理
也就是我們不把中樂透這種方式,當作正常管道,因為就算中了樂透,卻還是不具有賺到這些錢的能力,那都不屬於自己的財富
因為本身能力才是真正的財富!數字只是一種證明的結果與產物
大家可以想想,有沒有除了這兩個以外的方式,可以賺到可觀的大錢
就兔兔的才疏學淺,是沒有想到這兩個類別以外的方式,有的話還請大家提供
好,那接下來我們來討論創業跟投資如何賺錢?兩者又有什麼差別?
這裡我們對創業的定義在實業的創立,投資的定義在資金活用與資本市場的操作
而想要利用這兩個方法成功,必須具備以下條件
實業家 |
資本家 |
1.資金 |
1.資金 |
2.獨門技術 |
2.時間 |
3.夥伴 |
3.眼光 |
4.大環境配合 |
|
我們先來探討實業家的部分,其實創立一個實業是很艱辛困難的路,所以一直以來,我也很欽佩蓋工廠、請員工、募集大量資金的人
開創實業有幾個優缺點,也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
優 點 |
缺 點 |
1.可能短短幾年踩在產業浪頭上就發達了 |
1.社會責任大,沒辦法說不玩就不玩 |
2.印股票換鈔票,擴張速度快 |
2.可能潛了很多年產業都沒起來,卻一直處於虧損狀況 |
3.掌握獨門技術就吃好幾輩子了 |
3.所需資金龐大,往往不是大好就是大壞,不是賺錢跟開水龍頭一樣,就是花錢跟花水一樣 |
4.聽起來比較厲害 |
4.萬一技術被淘汰,還得不斷跟著趨勢開發新技術 |
|
5.常常聽到股權爭霸,合夥人翻臉的羅生門,大家都被錢鬼遮眼 |
|
6.遇到大環境不好,很難推測寒冬有多久,資本資出照樣燒 |
其實搞實業真的非常不容易,當然除了上述的分析以外,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
就是:現在的創業大環境不如以往!
二三十年前的社會,做什麼都比較容易,因為當時什麼產業都缺,什麼產業都不完整
創業成功的關鍵,在於把原本在社會上沒有的產業產生出來,並把產值作大
你可以回頭看看現在各產業的成熟度
你做面板會比人家強嗎?你做代工會比鴻海便宜嗎?你開房地產公司會比華固的業界關係好嗎?你做半導體贏的了台積電?你開代銷公司沒資金沒背景接的到好案子嗎?
那創業可不可以,當然還是可以,不過你要以E世代的思維,去找屬於E世代的產業
你看看臉書,不也是新產業創業成功?你看看網拍賣家可發40個月的年終,不也是新產業?你看看透過手機研發的app軟體,不也是一堆人發財?
現在的時代與過去有很大的差異,年輕人玩燒資本玩不贏人,只能燒創意,卻也衍生出不少商機
回過頭想想創業,LED市場很大,卻也一堆人在裡頭殺戮,你分的到一杯羹嗎?
現在的創業想要成功,已經不是硬拚高資本資出的時代,而那些高資本資出的產業,毛利也不斷在折損,沒有創新的產業不會有價值
因此,除非你掌握了一些新的產業、新的契機,否則創業這條路,絕對很難走下去
實業當中,還有個很困難的,就是社會責任
開工廠要養活多少家庭、多少員工,不是你說收就收,你想想看,郭董可以現在說他不做了嗎?
不是我沒有責任,而是因為有責任,所以才不敢做,害怕沒接到訂單怎麼辦?害怕金融海嘯來要裁誰?害怕跟員工感情太深厚砍不下去
再者,你能說要休息旅遊一下,然後就消失不管廠裡的事嗎?沒辦法,對吧!這樣感受到壓力了嗎?
好,接下來談談資本家,資本家可以是針對實業只出資金不管經營,或是純指金融市場操作
先了解一下,當一個資本家的優點跟缺點吧!
優 點 |
缺 點 |
1.時間彈性 |
1.需要時間驗證看法 |
2.金額不限 |
2.心理壓力大 |
3.資金活性高,隨時可進出 |
3.容易被人看不起,認為不穩定 |
4.商品選擇多 |
|
要成為一個資本家,其實比的就是眼光與耐性,資金多寡並不是最主要因素
不過師父常常說,在邁向財富自由之路總是孤獨
就我自己目前的經驗,真的是如此!!!
現在的人,喜歡看表面,喜歡看身上穿戴什麼,喜歡看人開好車,喜歡看人有房子地契
聽到以投資為業的,通常是擔憂與嗤之以鼻
其實可憐的是,大家都沒看到房地產跌價時,本金利息繳到有壓力要賣房子還賣不出去的樣子,因為房地產好太久了
都沒看到這些大老闆創業時的辛苦,只看到光鮮亮麗的外表
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,因為多數人都在投資市場上被修理過,所以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草繩
師父常說:「有人告訴你山中有老虎,你沒看到不代表沒有;人家告訴你世界上有鬼,你沒看到鬼不代表沒有鬼。」
人家告訴你投資可以獲利,你沒賺到錢不代表別人賺不到錢
同樣的標的,兩人在同一時間知道,一人賺錢一人賠錢的機率還是非常高
這取決於什麼?沒錯,就是信心、堅持與眼光
資本家比起實業家的好處,在於我想當哪家的股東就可從公開市場上去買,明天不想當股東就把它賣掉
資本家兩天後要用錢,今天就可以賣股票變現,實業家兩天後要用錢,賣土地廠房大概來不及,應該只能去周轉
其實只是兩者位置的不同,兩個賺的錢其實是一樣的,都是該公司或產業市值的成長
實業家必須主事,而且不能輕易換行;資本家可以迅速跟著趨勢改變投資標的與調整資金部位
那你說說看,當哪個好呢?
對我來說,財富自由有個很重要的條件,就是在任何時間想做什麼都要能撥出時間,下週想去歐洲就能飛,明天想回家看爸媽就能馬上走,今天早上想送寶貝上學、陪先生爬山,都能隨心所欲
那你會選擇當哪一個呢?